太阳集团tcy8722

太阳集团tcy8722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郝勇:未名湖边哭一场

  C:\Users\戴尔\Desktop\DSC00969.jpg

 

尊敬的老师、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

 

  非常感谢能有这个机会,作为院友代表说几句话!

 

  毕业一年后我就去了美国,这20年来我在美国住了19年,但北大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不是抽象的,记得刚去美国时回来一趟不容易,不像去年我就回国了七趟。当年有一次和朋友晚上聚会,因为没有校友卡,所以喝酒后摸黑混入燕园。我坐在未名湖边一块石头上不知怎么的就痛哭了一场,哭的特别痛快,具体原因是什么,当时和现在都没搞明白。我想这就是精神家园的意义吧。

 

  中国这20年变化进步之大,因为我在国外比较久,可能感受更强烈一些。我想举两个具体的例子,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赴美签证:我在美国读法学院时的美国签证仅有三个月有效期,只能进入美国一次,回国再申请签证相当麻烦并且风险很高,所以有一茬将近四五年都没回来过,不像现在可以签10年,这也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一个体现。另一个例子是高铁:前两天,一个美国朋友和我说,最近他去了趟中国,回来纽约后有人问他: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怎么样?他回答,他这趟旅程唯一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部分是从纽约家里到机场的交通。

 

  过去10年左右,尤其是2008-09金融危机以来,还有一个深刻而不可逆的变化就是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高速增长,就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加速。我在曼哈顿做了16年的律师,8年前加入君合这家国际化的中国律所,作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顾问、桥梁和窗口。过去10年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第一个周期,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我相信中国企业在第二个周期里会有更好的成绩,也相信这会为各位同学带来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这几年国际形势有不少重大变化,全球化进入深水区甚至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倒退,民粹主义抬头,多边机制被削弱,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叫什么名字。世界几个主要区域都面临未来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与政府、与管理直接相关的事情,关心、参与这些事情也就是我们的专业,政府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广阔的格局和长远的眼光,在不确定性增加的世界里做出更多的贡献。

 

  可能有些同学会有疑问,联合国和全球化离我太遥远,毕业了我究竟入哪一行?要不要考研读博?要不要出国?首先我想说我们是北大的学生,这些事情不靠你们靠谁呢?我们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第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概念,很多年前一个猎头说了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概念,叫做“fuzzy vision”(模糊的洞察力),表面看起来自相矛盾,但只要大的方向对,往前一步步走就是了,走着走着再随时调整方向。这其实不外乎是经验主义的原则,经验主义是先验主义的天然解药。

 

  我理解的另一层意思,是人一生一定要做自己爱做的事,否则很痛苦也不能长久;如果爱做的事也比较擅长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我今天看自己做的跨境法律工作,无非是几个兴趣点的结合:英文、辩论、演讲、咬文嚼字的快感、对旅行过程的享受。这都是二三十年前我就喜欢做而且做得还算可以的事情。如果让我做我太太金融Ph.D.他们的那一套,数学公式、模型、编程,我相信我为这个世界增加的平庸会比现在更多。所以了解自己、开放尝试、坚持不懈,这些是相辅相成的。

 

  回想起二十几年前,不少片段如在眼前。大一我们在昌平园度过的一年太难忘了,现在闭起眼都听得到初秋午后四号楼到主楼路上树叶的沙沙声。那时班主任万鹏飞老师在自办的慧雅斋书店反复说:“多看名著,多看名著”。回到燕园,班主任赵成根老师有一次刚从香港访学归来,他说香港的书很贵,可是他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重重的背回来,“这都是知识啊!”可以说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空出一段人生,三天也好,一年也好,啥也不干啥也不管,专门读书,只是不知何时这个愿望能够实现。

 

  北大师长教给我使我受益终身的,除了读书风气之外,还有开放、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心态,其实这就是北大“兼容并包”精神的传承。我在校期间有幸赶上北大百年校庆,有幸在人艺顾威导演执导的纪念话剧《蔡元培》中饰演胡适先生,五四那几天我们在办公楼礼堂演了好几场。舞台的背景是两张大字条幅:“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我琢磨了20年,看目前为止琢磨出来的情况,还要再琢磨20年。

 

  北大精神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从北大毕业才是践行北大精神的开始。郑重提示大家赶紧办好校友卡,有事没事常回来看看,母校一定会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谢谢大家。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