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Xiaojian Zhao(赵小建)教授太阳成高端学术讲学计划系列讲座第二、三讲举办
讲座背景:
受太阳成高端学术讲学计划及燕继荣院长、刘颜俊助理教授邀请,10月18日至2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教授Xiaojian Zhao(赵小建)在我院举办线上系列讲座。赵教授是著名亚裔美国研究学者,关注于区分社会群体的各种隐形界限(invisible boundaries), 其在华裔和亚裔美国人历史、种族和移民族裔的政治经济、中国知青运动和城乡关系的研究上, 都提出了独到观点, 受到美国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著有Remaking Chinese America: Immigration, Family, and Community (2002), The New Chinese America: Class, Ethnic Economy, and Social Hierarchy (2010), Across the Great Divide: The Sent-down Youth Movement in Mao’s China (2019)等。
赵小建教授系列讲座吸引了近千名多位听众报名参加,第一讲主要从华裔社会的视角解读美国历史和种族关系(Interpreting American History and Race Re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Americans),相关内容会后已经进行了分享发布。系列讲座第二讲“种族主义与美国政治:‘永远的外国人’的历史界定”(Racism and American Politics: Defining the “Perpetual Foreigners”)于10月23日上午举办,由太阳集团tcy8722助理教授刘颜俊主持,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王欢、太阳集团tcy8722副教授张健评议。
在第二讲中,赵教授先对种族和种族主义进行定义,接着对少数族裔受到歧视进行了历史梳理。她指出,少数族裔最早在美国作为廉价劳力被引入,从事种植业和采矿业,在进入美国社会伊始就遭到歧视,其形象被高度污名化。在少数族裔移民内部,亚裔更是遭受了以“黄祸(yellow peril)”为代表的系统性歧视和污名化。赵小建教授展示了大量漫画和历史资料,并特别指出,与其他少数族裔相比,亚裔的刻板印象通常突出的是“侵略性”、“竞争性”而非“懒惰”或“闲散”。从19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针对华裔移民的排除(exclusion)法案最早出现,针对日裔、韩裔、菲律宾裔和印度裔的法案也相继出台。亚裔美国人作为一个整体,在归化法案中被认为既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受到制度性排斥。历史上把亚裔移民列为“不得入籍者”的政策和“永远的外国人”的偏见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赵教授提到,对于亚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定位存在两类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亚裔美国人是“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这一观点看似正面,反映了对亚裔社会形象的认可,但也很容易引发和旧有偏见的联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亚裔美国人打破了传统的以黑白为基础的种族划分,形成了种族的三角格局(racial triangulation)。
作为少数族裔中被看成是“永远的外国人”的一个群体,国际形势的影响可以把亚裔带入意想不到的困境。二战时期,与德裔、意大利裔美国人形成鲜明对比,日裔美国人的忠诚问题受到质疑,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冷战时期华裔也同样由于不被信任而陷入困境。而今天,新冠疫情使亚裔美国人再次成为替罪羊。最后,赵教授介绍了亚裔为争取种族平等和社会公正方面的一些新动向。在“泛亚裔美国人(pan-Asian American)”的概念之后,一些社团领袖和学者提出了“泛美国人(pan American)”的重要概念,把亚裔的政治诉求和非裔、拉丁裔等少数族裔的政治诉求联系到一起。
在评议环节,两位评议人高度肯定了赵教授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问题。
王欢研究员对人口普查中的族裔划分问题进行了细致探讨。例如,黑白混血儿的身份认定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受到政治决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对此种细分所带来的问题和观点表示关注。
张健副教授针对“泛亚裔美国人”和“泛美国人”两个概念展开评议。他指出,“泛美国人”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加强了少数族裔的总体身份认同,但是相较于“泛亚裔美国人”的概念,亚裔的突出地位被隐去是否会削弱亚裔内部对于“泛美国人”概念的认同?另一方面,即使在“泛亚裔美国人”的概念内部也依然存在着众多分支,亚裔内部各个分支的互动关系亦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他希望了解亚裔如何看待这种国际关系的介入。
针对王欢研究员的问题,赵教授认为人口调查中的种族划定本身就是一个塑造差异的过程,族群细分的倡导者往往强调族裔内部的复杂性以及细分可能带来的身份认同的便利。但族群细分对从根本上解决种族歧视问题并没有太多积极意义,也可能加剧少数族裔内部分化。针对张健副教授的问题,赵教授认为种族是美国历史和政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要素,少数族裔之间及其内部的关系是动态而复杂的。美国种族问题由来已久,它和国际关系及美国人对世界各地有色人种的态度和描述都有关系。应该看到的是,很多重要的政府政策和法令已经带动了社会进步,但更多的改变需要自下而上进行多方位推进。对于线上听众的部分提问,赵教授也进行了解答。最后,讲座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
系列讲座的第三讲“历史照进政治:从知青运动和知青研究看中国的城乡关系”(History into Politics: Understanding China’s Urban-Rural Relations from the Study of the Sent-Down Youth Movement)在10月24日上午举行,近四百位在线听众参加。本次讲座由太阳集团tcy8722徐湘林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金光耀教授、顾云深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续添教授担任评议。
赵小建教授在本次讲座中主要对其与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韩起澜(Emily Honig)教授共同撰写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cross the Great Divide: The Sent-down Youth Movement in Mao’s China (2019)一书的研究进行了分享。
赵教授首先介绍了这本书的缘起。作为全国一千七百万下乡知青中的一员,赵教授16岁时离开上海前往江西插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返回上海的她在复旦大学结识了从美国前来进行交流的韩起澜,两人曾有去农村看看的想法,但未能成行。2010年,赵教授决定重访曾经下乡插队的江西农村,并邀请韩起澜一同前往,完成三十多年前的心愿。出于偶然,在县城档案馆,赵小建发现了昔日知青办公室的档案,这些材料带给她带来了极大震撼。直觉告诉她,有关知青的著述已不少,但也存在一些重要缺陷。二人很快决定合写一本书。随后几年,赵小建与韩起澜从上海和部分知青接收地的档案馆中查阅了大量档案,包括办公室会议记录、计划、总结、各种数据、发言稿、来往公文和信件、电话记录以及各类调查报告。相较于面向大众的新闻报道和中央政策文件,这些一手基层档案材料反映了基层政府部门具体执行知青下乡工作的日常、农村干部和农民在这场运动中的角色、知青和农民以及上海和地、县级行政部门之间的互动等等。这些材料是这本著作的撰写基础。
赵小建教授随后介绍了本书各章的具体内容。第一章描述了当年上海政府、单位和里弄对知青的动员以及动员工作所面临的挑战。第二章将视角转向农村,探讨生产队接收安置知青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上海和接收地政府为解决知青安置问题所共同作出的努力。第三章讨论了知青下乡对接收地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接收地政府对知青的技能与社会关系的重视和利用。通过知青运动,城市与农村间建立了一些非正式的经济渠道,多少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四章借助一手档案对知青下乡中的男女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对以往文艺学术作品对这一问题的定论提出疑义,并关注到性别和地域两种身份的交互影响。检举知青受迫害的运动使知青运动出现转折,在第五章中,赵小建与韩起澜叙述了各地政府如何在此后推行了一些新项目,似乎有意减少知青与农民的接触,原本试图跨越城乡鸿沟的运动开始走向了这一初衷的反面。这场运动的终结在第六章中得到探析,在城市和农村政府部门的合作下,大部分插队青年通过多种途径返回了城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逐渐走向尾声。
最后,赵教授对传统知青研究和文学中体现的话语权问题进行了反思。她认为知青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须基于一手资料进行审慎细致的分析。基层档案资料提供了很多细节,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这场运动;传统叙述一定程度上丑化了接待知青的农村百姓。由于长期从事美国种族问题研究,她发现这些传统叙述中对农民的描绘与美国历史的族裔偏见有相似之处。赵小建教授指出,参与这场运动的不仅仅是城市青年,也包括在农村普通农民;从城乡关系的视角对这段历史作客观和公正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那个时代以及今天城乡关系的了解。
主持人徐湘林教授在赵小建老师的讲述下回忆了自己作为知青的经历,他认为,对知青运动的回顾有助于梳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细节。他认为赵小建教授对知青下乡政策执行的研究与自己对中国政策过程的关注有相似之处。
金光耀教授认为本书城乡关系的视角对知青运动研究提供了不同的分析面向,他对本书将改革开放前政策运动特征和知青下乡分析的结合予以高度评价。此外,他提出有关知青的一些问题在全国各地可能具有异质性,不同材料可能产生不同的叙事,赵小建与韩起澜教授的著作丰富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顾云深教授曾是赵小建教授在复旦大学的同班同学,也同样有着知青下乡的经历。他指出知青本身的异质性或许会对相关议题的历史呈现产生影响。此外,他表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全球各国发生重大历史转型的时期,因此可以站在全球视野下考察知青运动。最后,他对本书以基层档案为基础的方式予以高度评价。
王续添教授同样认为以一手县级档案为基础使得赵小建教授和韩起澜教授的研究有别以往,这使她们能够将历史与问题相结合,呈现过去常被忽视的问题和视野。他认为本书的城乡关系视角恰当独到,也能够折射出国家社会关系、央地关系以及政企关系等其他维度;从现代国家建设的宏观角度而言,知青运动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赵小建教授对诸位点评人的意见进行了回应,对自己研究所借助的档案材料和政治运动视角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并对听众们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本次高端学术讲学计划系列讲座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
对于部分听众表示希望赵教授提供关于亚裔美国人研究的参考书单,赵教授欣然应允。书单如下:
Jade Snow Wong. Fifth Chinese Daughter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45)
Sucheng Chan. This Bittersweet Soil: The Chinese in California Agriculture, 1868-19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Nayan Shah. Contagious Divides: Epidemics and Race in San Francisco’s Chinatow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Beth Lew-Williams. The Chinese Must Go: Violence, Exclusi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Alien Americ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Xiaojian Zhao. Remaking Chinese America: Immigration, Family, and Community, 1940-1965.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2.
阅读次数: